明年 我市将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商务部是在去年7月20日对我国自美韩进口多晶硅立案的,11月1日正式启动对欧盟输华多晶硅的双反调查。
支持在青海省电厂密集区域布局建设一定规模的火电和燃气电站,在优化电网结构的同时,发挥调峰作用,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陈元是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间隙做出上述表示的。
据报道,陈元还表示,预计今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将持平,国家开发银行业也将为降低此类贷款风险做出更多努力。国开行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要将一半以上的新增贷款投向城镇化项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董事长陈元3月5日表示,将限制对太阳能电池板行业的新增贷款,因其产能过剩可能令该行资产质量面临的风险加大。对于海外并购,陈元说,国家开发银行2013年没有进行海外收购的计划,海外贷款将主要集中在中国企业的海外项目上。陈元又称,预计国家开发银行今年的利润不会大幅增长,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温和,不会给银行带来高额利润。
国家开发银行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2008年被重组为一家商业银行。由于全球价格下跌,政府迫于预算压力取消对太阳能行业的补贴导致需求低迷,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受到很大冲击。分布式配套政策的出台将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以 Solarcity、Sungevity 为代表的企业依托光伏租赁模式逆势发展,为用户提供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通过收取客户的租赁费,在未来20 年内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居民屋顶是市场化项目推广的重点,但居民电价低于工商业电价,而且工作日难以保证自发自用,若要保证自发自用需要增加储能,但近期政府补贴储能的可能性很小。目前尚未明确的政策包括:项目审核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度电补贴执行年限、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缺口资金来源。光伏租赁是美国光伏企业逆势生存之道。
分布式示范项目是未来国内光伏应用端发展的重心,市场化项目暂难启动。光伏租赁对国内具有借鉴意义,但近期难以推广。
销售电价高于光伏发电成本、日照条件好、完善的政策配套和金融体系是租赁模式在美国得以推广的重要原因。近期关注点为两会前后即将出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办法和电价补贴的标准》。据测算,国内光伏租赁的经济性严重依赖于度电补贴,但补贴额度、年限的不确定性及补贴拖欠问题影响了光伏租赁的可行性。销售电价和日照资源负相关的现有电价体系也不利于租赁模式的发展。
国内的光伏补贴以FIT 和即将出台的分布式度电补贴为主,缺少ITC和加速折旧抵扣等租赁配套政策。租赁模式创新贯穿融资、安装和运营环节,合理地顾及各方利益诉求。既定政策如有超预期的内容,或未定政策兑现预期,将给光伏板块带来交易性的投资机会目前尚未明确的政策包括:项目审核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度电补贴执行年限、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缺口资金来源。
租赁模式创新贯穿融资、安装和运营环节,合理地顾及各方利益诉求。分布式配套政策的出台将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居民屋顶是市场化项目推广的重点,但居民电价低于工商业电价,而且工作日难以保证自发自用,若要保证自发自用需要增加储能,但近期政府补贴储能的可能性很小。既定政策如有超预期的内容,或未定政策兑现预期,将给光伏板块带来交易性的投资机会。
分布式示范项目是未来国内光伏应用端发展的重心,市场化项目暂难启动。未来市场化项目的推广依托于政策完善和平价上网。目前分布式存在诸多推广难题,后续政策意义在于增加实际操作细则,打消业主顾虑,增强投资的信心。据测算,国内光伏租赁的经济性严重依赖于度电补贴,但补贴额度、年限的不确定性及补贴拖欠问题影响了光伏租赁的可行性。近期关注点为两会前后即将出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办法和电价补贴的标准》。销售电价高于光伏发电成本、日照条件好、完善的政策配套和金融体系是租赁模式在美国得以推广的重要原因。
分布式示范项目将依托行政力量和度电补贴政策迅速崛起,但分布式市场化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长、配套补贴未明确、审批流程复杂和并网难等问题影响了大众的投资热情。国内的光伏补贴以FIT 和即将出台的分布式度电补贴为主,缺少ITC和加速折旧抵扣等租赁配套政策。
光伏租赁是美国光伏企业逆势生存之道。光伏租赁对国内具有借鉴意义,但近期难以推广。
以 Solarcity、Sungevity 为代表的企业依托光伏租赁模式逆势发展,为用户提供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通过收取客户的租赁费,在未来20 年内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销售电价和日照资源负相关的现有电价体系也不利于租赁模式的发展
此后,有部分业界人士预计规划目标会进一步上调到41GW,但最终没有正式发布。该规模略低于前期市场预测的40GW。35GW的规划目标也与此前能源局2013年10GW的光伏新增装机规划相符合,并且未来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还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光伏装机目标上调到35GW,又一次显示了政府支持光伏行业发展的决心,2013年国内光伏应用市场,需求大幅度增长的确定性不断增强。
直到1月29日,国家能源局再次将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调高至35GW,此次的35GW有可能作为正式文件公布。目标历经多次调整为拉动内需,十二五规划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经过四次调一再攀升:最早为5GW,此后一度上调至10GW,2011年11月16日上调至15GW;2012年7月7日上调至21GW。
国家能源局一位人士透露,在初步规划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500万千瓦(5GW)。尽管此前曾有消息称十二五光伏发展目标有可能达到40GW,但最终确定到35GW还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中国光伏发展要避免风电的老路,打通上网渠道、施工质量等道路,确保光伏设备安装后25年的生命周期。
2013年1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透露,我国十二五光伏装机目标调整落定,将从21GW调整至35GW。史立山坦承,再次调整光伏发展目标,主要是基于国内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考虑。
2011年12月15日, 能源局正式公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根据1月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十二五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目标为21GW,这意味着十二五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较先前规划上调66.7%。事实上,在1月9日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确立了今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10GW的目标。规划提出到2015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将达1500万千瓦(15GW),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
2010年10月20日,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初稿形成,进入讨论阶段。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国,因为欧洲和美国降低光伏电价补贴并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导致国内光伏企业陷入危局,国内市场的扩容成为行业扭困的重要机遇。
2012年8月21日,据业内人士透露,传国家或将光伏十二五计划再扩大一倍,到2015年或将达到40GW。光伏装机目标多次上调,一方面是行业快速发展,成本与价格大幅度降低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短时间内中国的光伏产业目标多次调整,说明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态度。2012年12月10日,记者从光伏企业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了解到,高层已经敲定上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光伏发电的总体装机容量,最高上限可能为40GW,而市场热盼的度电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也将陆续落地。